商来宝
  • 供应
  • 求购
  • 企业
  • 展会
  • 资讯

微信公众号

商来宝微信公众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教程攻略 »何易于尝为益昌令翻译(何易于尝为益昌令文言文注释)

何易于尝为益昌令翻译(何易于尝为益昌令文言文注释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9-29 11:45:02 来源: 作者:用户82135    浏览次数:0    
摘要

原文 何易于尝①为益昌令,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。江南刺史崔朴,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,泛舟东下,直出益昌旁。至则索③民挽舟,易于即腰笏④引舟上下。刺史惊问状,易于曰:“方⑤春,百姓不耕即蚕,隙⑥不可夺。易于为属令,当其无事,可以充役。”刺史与宾客跳出舟,偕骑还去。 注释 尝:曾经。 治所:指地方政府驻地。 索:寻找。 笏(hù):古代官员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...

原文

何易于尝①为益昌令,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。江南刺史崔朴,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,泛舟东下,直出益昌旁。至则索③民挽舟,易于即腰笏④引舟上下。刺史惊问状,易于曰:“方⑤春,百姓不耕即蚕,隙⑥不可夺。易于为属令,当其无事,可以充役。”刺史与宾客跳出舟,偕骑还去。

注释

  1. :曾经。
  2. 治所:指地方政府驻地。
  3. :寻找。
  4. (hù):古代官员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。
  5. :相当于“正在,正当”。
  6. :指时间。

译文

何易于曾经担任益昌县的县令,益昌县离刺史的驻地有四十里远。有一次,江南刺史崔朴曾经趁着春光明媚,从上游带了许多宾客,坐着大船,唱歌喝酒,船沿着江向东驶去,来到了益昌县附近。刺史就下令找一些百姓来拉纤,何易于就把朝版插在腰带里,与几个人一起拉着纤,跑上跑下奔忙。刺史发现县令在拉纤,很吃惊,就问他什么情况。何易于说:“现在正是春天,百姓不是忙于春耕,就在喂养春蚕,一点儿时间都不能损失。我是您主管下的县令,现在没什么事做,可以来承担这个差使。”刺史听了,和几个宾客跳下船,上岸骑马一起回去了。

文言知识

说“索”:本义指绳子。古时大者为索,小者为绳。

“索”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:

  • 指“搜索”、“寻找”。如上文“至则索民挽舟”。又如,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居五日,桓侯体痛,使人索扁鹊,已逃秦矣。”
  • 指“要”、“讨取”。如《兵车行》:“县官急索租,租税从何出?”又如,“索战”,“勒索”。
  • 指“独自,单独”。如“离群索居”指“离开大家,孤独地生活”。

人物介绍

何易于:唐朝人,最高官职为县令,北宋欧阳修等合撰的《新唐书》中专门将其列入《循吏传》。何易于在益昌(今四川广元)任县令期间,清正廉洁,体恤百姓,在他离任的那天早上,城内百姓家家户户门前置放一碗清水,以褒扬其清正廉洁。至今当地仍流传着他的事迹。

出处

唐·孙樵《孙樵集》

启发与借鉴

何易于勤政爱民,一身正气,面对上司的扰民行为,巧妙地予以抵制,让其自惭形秽。孙樵在《书何易于》中曾说:“使何易于不有得於生,必有得於死者,有史官在。”果然,《新唐书》将何易于作为廉吏立了传。

何易于在益昌勤政清廉的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,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,为官者只要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一些事实、谋一些福利,他就一定会被老百姓所铭记!

 
举报 收藏 0
免责声明
• 
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51slb.com/news/37ac42d4ef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商来宝平台无关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请向我们举报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 

(c)2022-2032 www.51slb.com 商来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蓝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233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