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来宝
  • 供应
  • 求购
  • 企业
  • 展会
  • 资讯

微信公众号

商来宝微信公众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教程攻略 »举棋不定的意思是什么(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)

举棋不定的意思是什么(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3-11 01:02:33 来源: 作者:用户78721    浏览次数:2    
摘要

举棋不定典出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: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,其何以免乎?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,而况置君而弗定乎?必不免矣。 耦:指下棋的对方。 春秋时期,卫国的国君卫献公非常骄横粗暴,人们对他很不满意。公元前559年,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趁机发动军事政变,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。卫献公落荒而逃,到齐国流亡避难。 赶跑了卫献公以后,孙文子和宁惠子把持卫国朝政,操纵国家大权。但是,...

举棋不定典出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五年》: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,其何以免乎?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,而况置君而弗定乎?必不免矣。

耦:指下棋的对方。

春秋时期,卫国的国君卫献公非常骄横粗暴,人们对他很不满意。公元前559年,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趁机发动军事政变,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。卫献公落荒而逃,到齐国流亡避难。

赶跑了卫献公以后,孙文子和宁惠子把持卫国朝政,操纵国家大权。但是,当宁惠子病得快要死了的时候,他又非常后悔,感到驱逐国君这事非常耻辱,于是嘱咐他的儿子宁悼子把献公接回来,以此洗掉耻辱。宁悼子答应照办。

逃亡在外的卫献公并未甘心失败,他积极开展复国活动,派人与宁悼子联系,许诺回国后决不掌管朝政,国政全由宁悼子处理。于是宁悼子欣然同意。然而,许多大夫极力反对献公复位。大夫右宰縠会见献公后,回来劝告宁悼子说:“献公虽然在外逃亡了十二年,可是他那骄横粗暴的禀性却没有变样,如果让他重新恢复君位,我们大家可就要死到临头了。”大夫大叔仪也劝告说:“现在你们宁家对待国君,还不如下棋那样认真。下棋的人拿着棋子犹豫不决,不知所措,就不能战胜对手。对待国君这样的大事,如果摇摆不定,一会儿把他驱逐了,一会儿又要把他接回来,必定难免杀身之祸。”

宁悼子醉心心于独揽大权,以宁患子遗嘱为借口,不顾大夫们的劝告,到底把献公接了回来。卫献公复位后,并未忘记自己被驱逐的事,他十分仇恨宁悼子,决心报复。后来卫献公终于借用公孙免的力量,把宁悼子全家杀个净光。

成语“举棋不定”便由此而来,意思是说举起棋子不知放在哪里才好,比喻做事优柔寡断,顾虑多端,没有主见,拿不定主意。

 
举报 收藏 0
免责声明
• 
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51slb.com/news/dd649ba672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商来宝平台无关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请向我们举报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 

(c)2022-2032 www.51slb.com 商来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蓝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233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