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来宝
  • 供应
  • 求购
  • 企业
  • 展会
  • 资讯

微信公众号

商来宝微信公众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综合资讯 »专访丨德纳如何应对三大市场的变革?

专访丨德纳如何应对三大市场的变革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6-19 03:00:26 来源: 作者:用户61564    浏览次数:1    
摘要

“产品一直在变化,一直在进展,一直在革新。但德纳作为一家有117年历史的公司,最核心的还是怎么去解决、迎合客户的需求。这个核心不变。”这是记者在本次采访德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华安东先生(Antonio Valencia)的过程中,他反复提及的。 这就说到今年的上海车展。今年的零部件馆的热度虽然不能说绝后,但是可谓空前。从零部件馆中的芯片、电驱动、域控制器等,我们感受到...

“产品一直在变化,一直在进展,一直在革新。但德纳作为一家有117年历史的公司,最核心的还是怎么去解决、迎合客户的需求。这个核心不变。”这是记者在本次采访德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华安东先生(Antonio Valencia)的过程中,他反复提及的。


这就说到今年的上海车展。今年的零部件馆的热度虽然不能说绝后,但是可谓空前。从零部件馆中的芯片、电驱动、域控制器等,我们感受到了零部件行业飞速发展的步伐。

而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的德纳公司(NYSE:DAN),也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宣布,公司将全面扩大对中国“碳中和”计划的支持。此外,德纳做出了全球承诺,将通过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力保在2035年底前将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至少减少50%,即每年减少30多万公吨排放量。

就在3月,德纳还完成了对Pi Innovo LLC的收购,该公司的技术实力体现在嵌入式软件解决方案和电子控制单元方面,产品主要用于轻型车、商用车以及非公路车辆。Pi Innovo的技术,使德纳能够为车企提供“交钥匙工程”,包括电动汽车应用软件、车辆高度控制器和辅助控制器。


这样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零部件供应商,对于中国市场是如何看待的呢?此次,记者采访华安东先生,得以了解部分答案。因为无法从欧洲来到中国,采访用了视频连线方式,并给记者配了一左一右两个翻译,“待遇”绝对是高。

德纳是怎样一家公司?

德纳的历史非常悠久,不过,一般人不大了解这种“隐形冠军”式的零部件公司。

由Clarence W.Spicer于1904年创立的德纳公司(最初的公司名是Spicer),最初的产品是万向节(universal joints)。Spicer的第一个“u-joints”,卖给了康涅狄格州的Corbin Motor Company。其后,公司开始为各个汽车公司供应产品。

1914年,Charles Dana加入公司。经过其32年的领导,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公司,1946年正式更名为DANA。再经过40多年的发展,成为全球知名的传动、密封和热管理技术供应商。


1991年,德纳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是外资零部件企业中较早开拓市场的,也是较早进行本土化生产运营的企业。

今年正好是德纳进入中国30周年。目前,德纳在全国的21家工厂里有将近6000名员工。华安东向记者表示,德纳在研发上面也有一个很大的“承诺”,就是去帮助德纳的客户提升产品的性能、效率、安全性和驾乘体验。此外,包括专门的创新和研发团队以及工程师团队,北京、上海、无锡、襄樊等地的技术中心,也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

目前,德纳的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轻型车、商用车、非公路用车以及动力技术,占比分别为43%、16%、28%、13%(2020年财报数据)。主要提供的产品系列包括Spicer®传动系统产品、Spicer Brevini驱动器、Victor Reinz®密封产品,以及Long®热管理产品。

而经历2015年的低谷期后,德纳公司过去5年的营收,可以说是恢复性增长的。华安东表示,“过去5年我们的全球销售额,事实上从58亿美金增长到了超过80亿美金。而且,这个增长是来自于所有的板块。”不过,2020年德纳的营收没能达到80亿美元。


那么,他如何预测四大板块未来5到10年的发展呢?记者知道,德纳2021年的营收目标是80.5~85.5亿美元,华安东先生也认为2021年会比2020年好点。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,但是这个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。“而且在2020年,我们已经看到业务的强劲反弹。”

不过,现在德纳也遇到一些问题,德纳客户的原材料短缺,特别是芯片的短缺。此外,在国外某些区域,还有一些工厂因为疫情的影响没有正常运转。“但是我们是有信心去实现我们定的这个销售目标的。”华安东表示,对于四大板块的潜力都充满信心和乐观,德纳为未来做好了准备。

德纳的主要业务,是服务三大市场,轻型车、商用车和非公路用车,占比分别为54%、18%、28%。所以德纳想去跟进的,就是这三大市场正在发生的变革。在这个变革里面,“不管是传统车型也好,还是新能源车也好,我们通过去支持这个三大市场的变革,来获得我们的收益。”


“其实在未来3年,我们有7亿美金的未交付订单,其中有一半都是来自新能源相关业务。那是非常不错的,是不是?”总体来说,德纳觉得自己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。当然,“现在谁也没法预测未来,就像疫情没法预测一样。”

而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,德纳受不受影响呢?“逆全球化”的趋势会不会干扰德纳在中国的投入呢?

对此,华安东表示,“我们在中国深耕了30年,虽然是一家美资的公司,但是我们在中国投资的策略和想法,其实和我们投资印度、投资北美、投资欧洲是一样的。我们还是希望去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,在当地进行开发,当地进行生产,然后当地进行供应,去靠近我们的客户。”

德纳在中国有6000名员工,德纳的产品也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,在中国制造,然后在中国销售。“我们也不确定,特别是去年的这个经验,就是说不确定性也是一样的。但是我们还是遵循这个原则,还是在各个区域做各区域的投资,然后去服务各个区域的客户。”


华安东说自己不是一个“政治家式的领导”,“政治家可能来了又去,每个人的政见不一样,理念不一样,这个情况一直在变。我们不是政治人物,我们是企业,我们做的是商业,是解决客户的需求和痛点。我们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,我们还是Focus在各个区域本地的需求。”

电驱动的进击

实际上,今年上海车展,德纳展台除了那辆兰博基尼超跑,占据“C位”的展品都是电驱动类的。记者跟德纳公司的技术人员聊下来,得知目前在国内,德纳的业务50%~60%的产品还是在传统的车桥产品,电驱动的部分只占到10%左右。所以,这种布展方式可以说是展示了德纳未来7亿美金订单的一种增长趋势。也是德纳向电气化转型的标志。

对于这点,华安东先生表示,展品陈列不仅是展示趋势,更多是代表了德纳客户的需求。“我们做这些动作,其实就是为了支持客户的需求。不管这个客户的需求是电驱动的桥也好,变速箱也好,还是说热管理系统,我们在展台上表现出来的现象,真的是为了支持客户的需求。”这个“支持客户的需求”是华安东在专访中一直在强调的。


而说到电驱动,那么“三合一”还是“多合一”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。华安东对此表示,“首先我们要理解,作为这种电气化的产品,很核心的要点是怎么去减重,然后让部件更紧凑,同时有更高的功率密度。而这些都是需要有整合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的。特别是,我们通过比较小的体积也能够产生比较高的能量输出。所以,不管是三合一还是多合一,其核心都是怎么更紧凑地把这些功能整合到一起,来发挥效益。”

换句话说,“三合一”本身的目的就是做减重和达到高效。但是,集成度高的话,是否能够确保动力足够强劲?“可能你做三合一确实重量降下来,但是动力同时也做了一些牺牲,最终体现在动力密度方面,你得做一个平衡的。”

总体而言,华安东认为,德纳是一家能够提供整合的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,而且有全球的资源可以互相去支持、调派,去加持。

从技术积累的层面,德纳已经有很强的动力总成方面的变速箱、齿轮等等的技术积累。从电机新产品的层面,有从低电压到高电压的全系解决方案,可以为最小的乘用车,MINI的乘用车到轻型车,甚至到重卡和巴士都能提供。而且,因为多年的积累,德纳能够确保在整合这些产品的时候,平衡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的控制。


还有,德纳对于数据的收集、整理、管理,以及数据的应用和分析优化的能力也是强项。比如,装载德纳TM4的SUMO直驱电动公交车系统已经在中国提供了数百万公里的公共交通服务,而这些超过一千辆的公交汽车在公路上运行,都在不停为德纳累积数据和经验。此外,包括对于新能源车型的电池温度热管理等。

在提供整合的集成化方案方面,华安东介绍,目前德纳可以做到通过修改传统的底盘,完成电动化的改造,包括电机电控,以及电池包的能源管理等。这也是德纳2019年8月完成对Nordresa Motors Inc.的收购后,增强了向客户提供电动动力总成系统的能力的结果。

不Care强势不强势

这届上海车展我们也看到,各大零部件供应商巨头“从幕后到台前”,越来越强势。那么,德纳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或者趋势的呢?

华安东说道,这是一个很好的“位置”,但这也是一个德纳非常重视的责任。从他个人角度来讲,并没有感受到这个变化。但是他觉得,OEM是需要德纳这样的供应商去帮助他们完成“新四化”转型的。“我们也觉得,提供给客户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技术,是我们的一个责任,作为供应商的一个责任。”重点在于怎么去支持客户。


华安东表达出来的理念是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”,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的谁强势或者弱势,他更多的是希望去支持OEM客户完成这些变革。三大市场的变革,这是他所关心的,他并不去关心要在谈判或者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。“其实,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如果没有客户的话,那没有实在意义。”至少说明,他的“位置”还是摆得比较清楚。

强势其实还有另外一重含义。德纳最近几年收购了很多公司,变得更加强大。而把这些公司所有的能力汇集到一块,在收购以后的管理和整合方面,德纳一直有自己的“独门秘技”。这里面当然涉及到多元文化的问题。

关于整合能力的问题,华安东表示,对他来说不是新鲜事物,安东尼奥(内部都这么叫他)负责的事业部叫动力技术事业部。事实上,这个事业部就是通过之前1993年收购的成立于1920年的Reinz Company而成为德纳的一部分。“这个事业部就是收购过来的,可大家现在都不觉得。”

其实,德纳2018年以来已经完成11次并购,而且主要是针对电动车的应用方面。他也表示,“我们的收购都是出于双赢的目的,肯定有我们很明确的目的,补齐我们的短板等等。但是,对于新加入我们的业务部门、公司,我们也会去传递‘我们能够为你带来什么’的信息,加入我们以后,通过我们的集团背景,可以加速你的研发,可以帮助你加速你现有的研发工作。”


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,通过并购,加快了德纳的进展。“我可能有内生的创新,也可以通过并购来补强。所以总体上是一个双赢。”这是德纳并购成功的要素。

其次,很重要的就是文化的融合,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,形成合力。因为跨国公司收购,要面对很多不同背景的多元公司,文化不一样。华安东说道,不管是什么文化,需要有核心,“比如说,如果我们的文化是为客户解决问题,解决客户的需求,那不管是什么背景,相信都能够形成一个合力。”

其实,华安东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例子。作为美国公司高管的他,是法国国籍,但他有个西班牙的名字。而他现在住在瑞士,他的太太是墨西哥人。而且,“公司‘路由人创’的文化,这个理念也表达了,路的解决方案都是人在一起把它做出来的。所以,如果有这些共识,这个并购一定能成功。”

适应“中国速度”

还有一个重要问题,进入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时代,对于德纳是问题还是机会呢?


“其实,软件定义汽车对我们来说是机会,不是问题。”华安东并不担心,因为德纳的OEM客户也是希望做一些嵌入式的软件开发。德纳目前有数百名的软件工程师,支持产品的迭代和客户的需求。

同时,“对于软件,其实也不仅仅局限于我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,同时也是可以帮助我们运用到其他的领域,包括我们生产制造、供应商管理等等。那这样的话可以综合提升我们作为供应商的竞争力。”

而且,德纳给客户提供软件类相关的知识,也有业务上的意识。比如,其最近收购的Pi Innovo LLC公司,也是因为其专业做软件控制和控制器。不过,对于记者关心的整车FOTA方面,德纳涉及的还不多,非工程机械方面有一些应用,没有大规模的应用。

对于OTA升级,华安东说道,数据的安全性需要考虑。但是这一部分,目前还是客户自己去做相应的升级,然后让不同的供应商做一些技术支持,“就是你的软件需要去支持他这个功能性。现在主要还是一个配合的问题。”


华安东之前讲过,要适应“中国速度”,现在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,那么,德纳对中国速度适应得怎么样呢?

华安东点头,说记得自己这个说法,目前适应得很好,“就是你刚刚提到的‘中国速度’,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或者是教训。我们从2018年开始至今,已经收购11家公司。当然这个不是重点,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举动,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,或者是非常好的一个信号。这表明,我们在快速地去融入这个变革,特别是电气化的变革。”

从不做电机到做电机,从不做逆变器到现在做逆变器,原来没有软件以及控制器,但现在都有,“这些都是我们快速转向电气化变革的重要举措。同时,三年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我们现在为卡车做一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。最后一点,就是刚刚提到的七个亿的新增未交付订单里面,有50%都是电气化相关的产品,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速度。”


 
举报 收藏 0
免责声明
• 
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51slb.com/news/f7ccc91f45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商来宝平台无关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请向我们举报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 

(c)2022-2032 www.51slb.com 商来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蓝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23313号